MD Anderson癌症中心在每个乳腺癌亚型中,对长期预后与单用新辅助化疗或联合HER2靶向治疗之后的残余肿瘤负荷(RCB)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该研究通过病理检查对连续RCB指数进行了测定 [病理完全缓解为RCB=0,残余病灶被分为三类RCB指数(RCB-I、RCB-II、以及 RCB-III)],并对患者预后进行前瞻性地观察。三个患者队列接受紫杉醇序贯氟尿嘧啶、多柔比星及环磷酰胺(T/FAC)方案治疗,分成原始组(T/FAC-1)、验证组(T/FAC-2)以及独立验证组(T/FAC-3)。另外一个验证组仅接受FAC方案化疗,第5组同时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H+T/FEC)。诊断时根据激素受体、HER2状态分为HR阳性/HER2阴性、HER2阳性(HR阴性/HER2阳性或HR阳性/HER2阳性)、或三阴性。通过Kaplan-Meier分析对无复发生存进行研究并通过log-rank测试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5组队列(T/FAC-1 [n = 219], T/FAC-2 [n = 262],T/FAC-3 [n = 342],FAC [n = 132], and H+T/FEC [n = 203])的中位无事件随访时间分别为13.5年、9.1年、6.8年、16.4年、7.1年。在每个亚型中,连续RCB指数具有预后意义,而不依赖于其它临床病理指数,同时RCB分类在每个亚型中及分期中可以对总体预后风险进行分层。在4个RCB分类中(病理完全缓解、 RCB-I、RCB-II、及RCB-III),10年无进展生存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分别为86%、81%、55%、23%,在接受T/FAC方案的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中分别为83%、97%、74%、52%,在接受H+T/FEC方案的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中分别为95%、77%、47%、21% 。
该研究提示RCB在三种乳腺癌亚型中对于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的长期生存具有提示预后的意义。
原文链接:Symmans WF, Wei C, Gould R, et al. Long-Term prognostic risk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ssociated with residual cancer burden and breast cancer subtype. J Clin Oncol, 2017 Jan 30:JCO20156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