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快讯>正文

CSCO BC瞭望速递丨Best of SGBCC唱响全国乳腺癌大会,跨越山海,共谱学术华章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4/15 13:44:14  浏览量:50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5年4月12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SCO BC)与圣加仑国际乳腺癌大会(SGBCC)联合主办的"Best of St.Gallen 2025"专场在“全国乳腺癌大会”胜利召开。继上月中国专家在SGBCC大会上成功举办"Voice of China"专场后,SGBCC首次在华以专场形式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标志着中西方乳腺癌诊疗领域学术互鉴进入双向奔赴新阶段。

编者按:2025年4月12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SCO BC)与圣加仑国际乳腺癌大会(SGBCC)联合主办的"Best of St.Gallen 2025"专场在“全国乳腺癌大会”胜利召开。继上月中国专家在SGBCC大会上成功举办"Voice of China"专场后,SGBCC首次在华以专场形式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标志着中西方乳腺癌诊疗领域学术互鉴进入双向奔赴新阶段。
 
 
主席寄语,共谋发展
 
大会主席、CSCO候任理事长、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在开场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SGBCC专家及诸位参会同道表示欢迎与感谢。回顾自2011年华人学者开始陆续加入SGBCC,中国与SGBCC的合作在不断加深,从学习借鉴到引领创新,中国持续吸收SGBCC精华,反哺中国指南,并持续输出学术理念与创新循证,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江泽飞教授
 
2025年SGBCC大会主席、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综合癌症中心Michael Gnant教授表示全球乳腺癌诊疗已进入精准化、个体化时代,CSCO与SBCC合作日益加深,从日前SGBCC会议Voice of China专场到此次全国乳腺癌大会Best of SGBCC专场,双方合作将推动国际共识发展与创新成果共享。Gnant教授特别指出,中国学者近年来在乳腺癌免疫治疗、ADC药物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已成为全球乳腺癌防治的重要力量。
 
Michael Gnant教授
 
跨越山海,共谱学术华章
 
Best of SGBCC专场特邀日本驹込医院东京都癌症与传染病中心Masakazu Toi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锋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余之刚教授组成跨国学术主持矩阵,推动各环节学术交流高效有序开展。
 
主持人:殷咏梅教授、余之刚教授、金锋教授、Masakazu Toi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系统梳理了肿瘤免疫治疗临床应用中的关键瓶颈,历数了乳腺癌领域免疫治疗的关键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针对肿瘤免疫治疗如何由“冷”而“热”、发掘优势人群等探索方向。
 
徐兵河院士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院士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发展,回顾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史,立足免疫治疗机制,深入探讨了免疫治疗可能的疗效预测方法、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以及未来免疫治疗的发展方向。
 
宋尔卫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详细阐述了乳腺癌的分型及对应的精准治疗策略。近年来,在原有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基础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功开发了“复旦分型”,为乳腺癌更加精细化的治疗指引了方向,引发了全球乳腺癌专家的热切关注。
 
邵志敏教授
 
2025年SGBCC大会主席、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综合癌症中心Michael Gnant教授跨越山海,带来了最新更新的2025 St.Gallen早期乳腺癌国际专家共识,并对其中重要的更新要点予以解读,为早期乳腺癌治疗注入了国际前沿观点。
 
Michael Gnant教授
 
2025年SGBCC大会主席、法兰克福大学Sibylle Loibl教授盘点了全球抗HER2 ADC的研究进展,分享了基于抗HER2 ADC发展带来的抗HER2诊疗新格局,探讨了未来ADC可能的发展方向。
 
Sibylle Loibl教授
 
随后,与会专家聚焦St.Gallen早期乳腺癌国际专家共识的更新点、争议点以及落地中国临床实践展开了深入讨论,加深了中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乳腺癌诊疗发展。
 
中西合璧,引领前行
 
Beat of SGBCC专场作为中外乳腺癌学界年度对话的标杆性学术平台,不仅实现国际前沿共识与中国临床实践的深度碰撞,更在免疫治疗发展、精准诊疗探索、ADC药物规范应用等关键领域展开了深入了交流与分享。随着CSCO BC与SGBCC互访机制的深化,将持续推动中国乳腺癌创新发展的全球化推广与国际共识进入中国的特色化协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乳腺肿瘤领域智慧方案。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